IDEA

建築藝術 >

台灣角金龜

INFO

林仲平教授 中文名: 台灣角金龜 學名: Dicranocephalus wallichii bourgonini 分布: 臺灣 型態: 台灣角金龜雄蟲頭部具有鹿角狀的犄角及特別長的前腳,而雌蟲則沒有這兩個特徵。 生活史/生態/行為: 台灣角金龜是常見於臺灣低海拔的金龜子,常於春末夏初時棲息在竹子及殼斗科植物上。在發生期時常見雄蟲以揮舞前腳與用頭部的犄角與競爭者打鬥或守衛雌蟲。而雌蟲在產卵時會以竹葉或較粗的植物纖維包裹住卵,形成粽子狀的結構,研究顯示此粽子狀的結構有助初齡幼蟲存活與發育,特別是在落葉土壤環境狀況不佳時,在經過3-4個月的幼蟲期後,幼蟲會以黏土製作土繭並在其中化蛹,羽化後在其中經過半年的蟄伏至隔年再次破繭而出開始新一代的生活。